

午夜亮剑,严控地铁保护区夜间违规施工
发布时间:
2025-10-22 09:23
来源:
执法支队
访问量:
当城市入夜,一场捍卫地铁运营安全的“午夜行动”悄然启动。
近期,执法支队通过无脚本演练、专项隐患排查与精准宣传等多维举措,全面强化地铁保护区夜间巡查管控力度,织密织牢轨道交通安全防护网。
“突发”险情,实战锤炼应急能力
为切实提升夜间应急处置实战能力,执法支队以“无脚本、真实战”为演练核心原则,在不预先通知、不设固定流程的前提下,模拟夜间地铁保护区高架段因违规施工引发的侵限突发事件。险情发生后,参演队伍迅速响应,从监测预警第一时间捕捉风险信号,到信息通报快速联动各相关单位,再到现场管控有序开展险情排查与先期处置,整个流程反应迅速、配合密切,高效完成应急处置全流程。
精准夜查,严控违规施工风险
针对夜间施工“隐蔽性强、监管难度大”的突出难点,执法支队聚焦保护区边界、线路交叉区域、高架段及车站出入口等安全风险高发部位,创新推行“夜间巡查+日间复核”的立体化监管模式,对沿线在建工程、空置地块及施工点位开展拉网式排查。检查中,执法人员重点核查施工备案手续、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及警示标识设置等情况,及时发现并锁定标识不清、设备未备案、防护设施缺失等典型安全隐患,当场下达风险提示函,明确整改要求与时限,全程跟踪督办,切实堵住夜间监管漏洞,从源头上严控违规施工风险。
宣传先行,筑牢安全共识防线
执法支队深化“早介入、走出去”工作理念,分级梳理宣讲重点,面向空置地块管理方、沿线社区、属地政府及重点拟建项目单位,开展“点对点”针对性走访。通过剖析夜间违规施工典型案例、解读《南昌市轨道交通条例》等法律法规,明确夜间施工备案流程、安全防护标准及违规责任,划定“红线”与“底线”,切实提升相关单位的地铁设施保护意识和协同配合能力。
执法支队将持续深化“演练+排查+宣传”三维监管模式,以更严标准推进夜间巡查,以更实举措提升监管效能,坚决遏制违规施工行为,为地铁安全运营筑牢坚实防线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