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初生牛犊”何以秒变“识途老马”
发布时间:
2016-01-18 00:00
来源:
集团文宣部
访问量:
在刚过去的元旦三天小长假,开通试运营一周的南昌地铁1 号线,迎来了其“出生”以来的首次大考。元旦三天,南昌地铁的客流量逼近百万人次,成为全国最拥挤的地铁线之一。其中,1 月1 日的客流量突破42 万人次,刷新了全国单条地铁线路开通试运营一周内的最高客流量纪录。
面对这堪比火车站春运的客流量,刚“出生”不久的南昌地铁,如何应对?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陆鹏说,为应对客流高峰,地铁运营方采取了限流措施,并将备用车由2列增加到4列,平均加开15 至20 班次列车,同时以增派工作人员等举措来应对高峰客流叠加的情况,避免车站的站厅和站台出现过分拥挤。“元旦期间地铁虽然拥挤,但总体运营平稳有序”。
准点率达99.85%、事故率为零、平稳有序应对首个节假日高峰……这是南昌地铁1 号线开通以来交出的漂亮答卷。而在2015 年12 月7 日至10 日举行的“南昌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专家评审会”上,南昌地铁以5 个等级中最高等级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组的评审,继地铁建设之后又一次创造了奇迹。
都说建地铁复杂,运营地铁更是千头万绪。南昌地铁这只“初生牛犊”是如何瞬间变成“识途老马”的?
凡事预则立,前期充足准备让南昌地铁开通之日即是成熟之时
南昌修建地铁、运营地铁都是“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”。“如不事事走在前头,临阵磨枪只能是手忙脚乱。”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毛顺茂说,尤其是在运营方面,南昌地铁更是吸取了兄弟城市因临时组建运营团队、临时招募运营人才而带来的尴尬,早早地做足了充分准备。
南昌修建地铁实际上只用了3 年半的时间,而早在2011 年12 月,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就成立了运营分公司。在没有开通试运营之前,运营公司已经开始忙碌起来。4 年的时间里,他们先后制定了大客流应对预案、火情应对预案、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、列车事故应对预案、反恐应对预案等26 项大预案和上百项小预案。这些预案涵盖了地铁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方面面。对于每一项预案,运营团队都强忍着刚装修站点内的难闻气味,下地进行了多次现场演练,就连负责购票引导、闸机引导、屏蔽门引导等运营最简单工作的志愿者,都接受了多次岗前培训和两次实战演练。
在接管全线所辖设备前期,运营公司还提前介入施工调试,配合相关单位开展设备设施调试工作。开通试运营前,公司已完成机电设备调试约1200 余项。在试运行期间,共开行列车近18 万列次,运行约60 万公里,列车运行图兑现率高达99.9%,准点率高达99.8%。在设备调试和人机磨合上的提早介入,不仅保障了列车运行的平稳安全,更是通过实战对员工进行了一场又一场大练兵。事前准备充足,应对自然有条不紊。
不拘一格选贤才,南昌地铁运营团队虽然年轻但个个老练成熟
当专家评审组对南昌轨道交通1 号线一期工程进行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时,几个90后年轻人操作规范,应对自如。看到这一幕,评审专家组组长谭企坤大为感动。如此年轻,技术却如此熟练,实属不易。
年轻是南昌地铁运营团队的特色,但年轻并不意味着幼稚。经过磨炼,我们从这支年轻的团队身上看到的只有稳重与干练,他们是保障南昌地铁运营平稳有序的中流砥柱。
滴水穿石,非一日之功。如今,全国超过30 个城市正在建设地铁,轨道交通相关专业人才奇缺。据初步测算,南昌轨道交通1、2 号线运营类人才需求量至少达3600人。为此,早在2011 年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之时,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就充分借鉴国内外地铁公司的成功经验,未雨绸缪,对运营人才的培养进行全面规划,提出了要以“超前的眼光、发展的眼光、竞争的眼光”来思考、谋划人才工作。
快节奏公开招聘,四面八方网络人才。近两年来,集团快节奏、高频率组织公开招聘20余次,共招录新员工1800多名。
多渠道梯次引进,激发队伍活力。近年来,集团在国内轨道交通相关行业引进青年技术骨干50 余名,引进教授级高工、高工、博士等特殊人才10 多名到关键岗位任职,保证了地铁建设的顺利推进。
谋全局超前储备,“零距离”保障技能人才需求。集团先后分三个批次与9 所学校进行了校企合作。对于校企合作学员,集团组织业内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全员培训,覆盖率达100%。目前,校企合作班共培养了1719名学员。
重实绩内部选拔,让想干事、干成事、不出事的人才找到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。采取“公推竞职”、全员竞聘等方式,选拔中层干部20 多名,充分激发了干部员工提升能力、竞争上进的内在动力。
此外,集团还十分重视在职人员的培训教育,采取任实职、一对一、传经验、保运营的“以管代教”的管理模式,委托上海申通咨询公司派出的13 名常驻专家,以“以点带面”帮教的方式,带领员工在实战中迅速成长;采取送外培训、内部授课、跟岗学习、以老带新的方式,全方位开展员工岗前技能培训工作,先后分两批次输送近千人赴上海、广州进行了3 至6 个月跟岗学习,并获取从业资格证书;公司内部分专业、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考核及各类取证考试60 次,并请相应厂家派核心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,学员现场观摩学习,实现了培训管理全覆盖。
截至目前,运营公司员工总数已达到1850 人,其中管理类人员180 人,一线生产人才1670 人,已基本形成了能够支撑1 号线开通运营的人才运转模式。
人才,已经成为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最宝贵的财富。
未雨绸缪,方能临阵不乱。正是因为事事超前谋划,南昌地铁这只“初生牛犊”才得以秒变“识途老马”。
分享到:
上一篇:
下一篇: 表扬信——南昌市公安局地铁分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