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铁军先锋故事汇”系列之十:创新机制强制度 筑牢安全生命线
发布时间:
2018-03-14 00:00
来源:
质量安全部
访问量:
南昌地铁1号线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,地铁大厦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,地铁运营取得安全标准化一级城市客运达标证书,集团多次荣获国资委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、先进集体称号。在荣耀与成就的背后,是他们紧紧筑牢安全生命线的日夜守护。本期《铁军故事汇》我们将走进集团质安部。
“安全生产,如履薄冰,重如泰山”。集团质安部紧扣“质量安全”主线,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把安全生产摆在工程建设和地铁运营的首要位置,认真贯彻落实“六保”和“六好”重要指示精神,全面执行安全生产“六个一”方针,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,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可控,地铁运营平稳有序。为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力度,保障现场安全,质安部设立地铁施工视频监控中心,协同风险咨询单位克服系统开发工作量大、涉及面广、专业性强等困难,逐步建立了“风险管理(基坑、盾构、轨行区)、隐患排查、应急管理和环境管理”四大模块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平台,实现了监控画面、量测数据、盾构参数、隐患排查、应急物资等信息的实时上传,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,落实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动态管理,形成与市应急办及参建单位联动、与专业抢险队伍配合、与专业救护队伍协作的应急救护系统。
2017年,国务院安委办发布《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通知》,在国内轨道行业空白、无经验借鉴的情况下,集团质安部大胆尝试、探索创新,通过与各部门及下属单位反复沟通,先后100多次的修改,制定了《轨道集团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》,从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到集团各部门、下属单位,从设置的每个工作岗位到在岗的每位员工,层层明确职责、层层传导压力、层层压实责任。针对2014年版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层次不够清晰、职责不够明确、执行不够有力等问题,质安部反复梳理整合、增删修订、征求意见,形成集团安全质量一级制度5项,二级制度13项,逐步向标准化、制度化、科学化安全管理迈进。
2017年,集团质安部采取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的形式,开展内容丰富的培训教育,每周坚持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,观看警示教育片、参观警示基地、邀请各类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,涉及法律法规、专业技术、消防安全、应急管理等方面内容,直接参培人员2000余人次,覆盖教育人员近万人,联合下属单位开展市级演练、综合演练及专项演练近40次。2017年全年消除2、3号线重大风险源近百个,仅发出10次安全风险预警,较上一年度64次预警有大幅度减少,并且未发生红色及综合预警,安全风险管控效果显著。
他们全力打造了一支专业化、军事化、长效化应急抢险队伍。集团质安部“强硬的手段、有力的措施、可靠的保障”,得到了省、市各级监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。2018年初,由省安监局推荐,集团获得全省唯一一个企业申报2016-2017年全国“安康杯”竞赛优胜单位的资格。
面对全国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,质安部不畏艰难、迎刃而上,在2018年春节期间,联合各下属单位及参建单位,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,按照“标准不降、数量不少、频率不减”的原则,开展在建项目和运营车站巡查,全力以赴确保了春节期间建设运营安全平稳。22日节后上班第一天,集团质安部启动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模式,重点对各施工标段春节期间的巡查记录、施工监测、人员值守及节后复工准备,对重点车站的大客流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检查,为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、起好步,保障南昌地铁安全生产环境持续向好。
分享到: